以責任詮釋新時代五四精神
我校舉行“傳承五四薪火,點燃青春激情”系列活動
4月初,上海交通大學“走進西部”的集結號吹響,催動了成百名學子的拳拳之心。六年來,每到此時,“愛祖國,就到她最需要地方去”的共識就會在校園內(nèi)形成一股暖流。孫鵬、季陽、方曦……這些已經(jīng)到西部去踐行青春的人都會給尚在校園卻想要有所作為的青年人以鼓勵和經(jīng)驗。
繼校團委召開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宣講會后,鄧小平理論研究會、“三個代表”實踐團等理論學習社團與多個社團合作舉行上海交通大學“傳承五四薪火,點燃青春激情”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系列活動,弘揚新時代的愛國精神。
“新時代的五四精神更強調(diào)責任”
在近日舉行的五四主題座談會上,圍繞今天的青年學子如何繼承和發(fā)揚“五四”精神的主題,同學們暢所欲言。國務學院的周琳炎同學談到了自己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積極投入抗震募捐活動的經(jīng)歷,她深有感觸地說,其實身邊很多同學都有著強烈的愛國情懷,當國家面臨困難的時候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慷慨解囊,這是一種責任的體現(xiàn)。來自生命學院的劉樹暢同學回顧了自己在入學之初聆聽的由馬德秀書記主講的新生入學第一課,她認為,“選擇交大,就是選擇責任”,也是對一名交大學子繼承發(fā)揚“五四”精神的切實要求,作為一名生活在新時期的交大人,更應該努力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勇敢地去承擔起祖國賦予我們的責任,擔當起家國天下的重任。
同學們普遍認為,“飲水思源,愛國榮?!钡男S柺撬薪淮笕说男穆暎挥邪炎约旱膫€人前途和國家民族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才能永葆一顆青春的心,才能憑著“敢為天下先”的勇氣,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
“其實我們可以這樣過節(jié)”
4月至5月,交大“三個代表”實踐團的同學們陸續(xù)開展“五四遺跡城市尋訪”系列活動,行程包括參觀團中央機關舊址、《中國青年》雜志部舊址、孫中山故居、魯迅故居等歷史遺跡。
王舒芳是“三個代表”實踐團的老成員了,她說不僅為了五四主題,從“改革開放30周年”到“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實踐團一直在尋訪考察。參觀漁陽里———團中央在上海的舊址時,逼仄的周邊環(huán)境和清冷的內(nèi)部氣氛頓時引起了實踐團成員的爭論?!熬拖褚粋€專門給青年人參觀的愛國教育館?!蓖跏娣颊f,“里面陳設的大量珍貴史料和雕塑壁畫展示了共青團的發(fā)展歷史,還有歷屆十佳杰出青年介紹,從劉胡蘭一直到姚明。當看到他們的光環(huán)時,我真的問自己,為什么不可以做個比現(xiàn)在更優(yōu)秀的團員?不革命也可以愛國,我感受到一種強烈的做些什么的愿望,其他成員也表示贊同。通過親身感受,跟著先輩的足跡重溫歷史,更讓我覺得倍感激勵。不一定要轟轟烈烈,其實我們可以這樣過節(jié)?!?br> “實踐是不斷實踐的動力”
實踐團的成員大多是交大年輕的本科生,他們和王舒芳一樣,在實踐中理解科學理論,并激發(fā)出更宏大的實踐計劃。最初,在采草莓的鄉(xiāng)間活動中,一些農(nóng)民別樣的經(jīng)營方式讓同學們感觸良多。有位成員在總結中寫道:“這個社會需要更了解大學生。我們得自己走出去,展示大學生的風采,為社會做點什么。”籍此啟發(fā)后,他們尋找一切可行的志愿者機會,從民企到社區(qū)再到民工子弟小學,不斷通過踐行來搭建社會和象牙塔之間的橋梁,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做出自己的貢獻。今天,交大的志愿者氛圍已經(jīng)形成濃厚的文化氛圍,潤澤著每一個“飲水思源”的青年。
正如王舒芳所說:“雖然漁陽里外圍就是繁華的淮海路,看著心理落差很大。但是,比起以前只是希望城市更好地發(fā)展,現(xiàn)在會有比較明確的方向。我們的實踐地圖在日漸擴大。”
“青春記憶 共享成長”
無論是實踐感悟還是青春困惑,樂于分享是青年人所不能掩飾的朝氣。最近在交大校園內(nèi)如火如荼開展的“勵志寄語征集活動”就是這樣的例證。該活動通過校網(wǎng)平臺、回收箱、手機終端等形式征集廣大師生的優(yōu)秀勵語,網(wǎng)絡評選出十大,而后印刷成精美書簽無償回饋師生。
一手負責此活動的鄧研會執(zhí)行會長萬忠說:“當時看到這個類似‘團改金’主題活動的小活動時我立刻被感動了,就有了做大的想法。許多青年人都有傾訴的愿望和軟弱的時候,需要人幫助。做成書簽,既可以隨時翻閱,也很賞心悅目,更何況上面都是身邊人的智慧,很有珍藏的意義?!?br> 為了潤色這段青春記憶,鄧研會近百名普通的成員精心籌備并實踐著。如親手制作美觀的回收箱安置在每個宿舍樓下,為了尋找更經(jīng)濟環(huán)保、快捷方便又能保存更長久的宣傳品,他們努力實現(xiàn)宣傳平臺網(wǎng)絡化。如今,學生活動網(wǎng)“學子在線”以及Comic平臺已經(jīng)批準他們建立相應的鏈接,從而擴大了活動的影響力。
此次系列活動以實踐為重點,都由學生自己一手策劃執(zhí)行,包括“大手牽小手”———上海交大與重點中學主題團日、“青春、責任”———系列專題講座、“青年、社會”———當代大學生時政觀調(diào)研、“五四遺跡城市尋訪”、五四老照片展覽,以及“青春記憶共享成長”勵志寄語征集活動。
交大鄧研會執(zhí)行會長、船建學院本科生萬忠說:“我們作為青年人,也總在尋找把理論變成切身感受的交流方式。這一系列的親身體驗,結合他人的實踐經(jīng)驗,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響亮的口號,更多的是促進行動的激情?!保ǜ哐永?、秦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