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艷芳近影 王昌堯 攝
有機化學實驗是件有趣的事情。有色無色有味無味有毒無毒的化學試劑,在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玻璃器皿中,魔術般地進行色彩流轉,物移物換,操控這些的就是一位被學生們親切稱為“小胡老師”的化學化工與環(huán)境學院教師胡艷芳。在日前剛剛結束的我校首屆實驗教學大獎賽的決賽中,她以最高得分獲得了大獎賽的一等獎。
2008年12月5日上午8時整,博觀樓的化學實驗中心,實驗教學大獎賽決賽階段的有機化學實驗課即將開始。六位專家評委走進了多媒體教室,20名上課的學生也早早到場,實驗內容是從茶葉中提取咖啡因。一襲潔白長褂的胡艷芳心沉氣定地走上講臺,通過電子幻燈演示、視頻觀摩、示范操作,在半個多小時的時間里完整流暢地演繹了實驗的全部過程。從回流提取、蒸餾濃縮到去除雜質再到升華提純。教室里掌聲一片。在接下來的時間里,胡艷芳帶領學生走進實驗室,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了整個實驗。專家們這樣評價道:胡艷芳老師的實驗課表述流暢,語言準確,在對實驗原理、目的、操作要領、注意事項等各方面講述清楚,重點突出,規(guī)范、熟練、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形象逼真。
胡艷芳是記者在多年采訪中所采訪的最為平凡和普通的教師之一,采訪到的內容也是那些平平凡凡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但是這些平凡的事情,在她的講述中卻是有聲有色,從中你能深深感受到她對她的崗位的熱情和熱愛。她坦承:她喜歡她的工作,她愛她的學生。
1995年,胡艷芳從華東理工大學畢后隨愛人聶兆廣(我?;瘜W化工與環(huán)境學院化工系副主任、副教授)一起來校工作。十幾年如一日,她把自己的熱情和智慧傾灑在每一節(jié)實驗課中。學院領導、實驗中心負責人以及她的同事們,對她給出了很高的評價:愛崗敬業(yè),教書育人,謙虛好學。她多次被評為學院優(yōu)秀教師和優(yōu)秀黨員,2007年獲得學校治安保衛(wèi)先進個人稱號,她還多次被評為校工會工作積極分子,她近幾年平均每年的課時量都在一千學時以上。
做有機化學實驗雖然神奇有趣,但稍不留神,毒氣、火災、腐蝕、爆炸隨時都可能發(fā)生,不少人對這項工作聞之色變。每有新同學上實驗課,她的第一節(jié)課一定是滅火器的使用和安全突發(fā)事故的處理,就是在大獎賽的決賽課上,她也在現場配備了沙子和滅火器。十幾年中,她始終堅持在實驗課前預做實驗的習慣,雖然耗去了她不少時間,但卻換來她上課時的從容。她說:有機實驗的課前準備太重要了,通過預做實驗,更清楚實驗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重點、難點、以及可能出現事故的操作。對學生在實驗課中出現的問題和錯誤,她都認真地做記錄,在以后的實驗課中提醒同學們加倍注意。
胡艷芳課前的準備是十分認真的,反復預講是她的習慣,碰到不易講清楚的難點時,她會主動請教愛人,在愛人的幫助下,從另一個角度切入問題,表述上換成另一種方式,講課的效果明顯提高。在給南亞留學生上課前,她好多天的時間都泡在資料和辭書中,看專業(yè)名詞翻譯,熟悉實驗步驟,用英語和他們進行交流等。實驗課獲得很大成功。
熟知胡艷芳的人都說她熱情開朗,但實驗課上她的嚴謹和嚴厲也是盡人皆知的。有機化學實驗是基礎性實驗,是為學生的專業(yè)課打基礎的,除了結合學生專業(yè),選擇合適題材的實驗外,要讓學生通過實驗設計和具體操作,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提高動手能力,規(guī)范操作過程。比如實驗課要合成一種物質,但合成途徑有好多種,她就布置學生自己查資料,選擇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陳述自己的思路,完成自己的設計性方案。2003級的一個同學沒按要求做預習報告,她并沒有在課堂上批評他,只是安排讓他講下一節(jié)的實驗課。結果,這個同學把課講得非常好。她后來知道,為了這節(jié)課,這個同學跑到圖書館查了一上午資料,課前還給班里同學預講了一遍。平日里,胡艷芳會要求學生有備而來,有獲而去,嚴格對學生考核過程。她特別強調學生實驗記錄,以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能力,她說:一次失敗的實驗不能代表一次失敗的實驗記錄。對于個別不認真的學生,她的處罰就是實驗重做,報告重寫,直到合格為止。
課外時間胡艷芳很樂意融入學生中,談心、拍照、互發(fā)郵件,很多畢業(yè)生一直和她保持聯系。在她的珍藏中,有一本厚達幾十頁的學生實驗簽到表,上面有學生每次實驗的親筆簽名。閑暇時她喜歡翻閱這些簽到表,看著一個個筆跡不同的簽名,似乎在閱讀一張張朝氣生動的面孔。她對同學笑言:等你們將來都成名了,這簽名就更珍貴了。不論在什么地方,當有人給她打招呼,問一聲老師或“小胡老師”好,一種職業(yè)的光榮和幸福油然升出心底,蕩漾在她真誠的笑臉上。
平凡不平淡,在平凡中快樂著,這就是“小胡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