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新聞采訪

經驗分享:體驗式采訪不能被牽著鼻子走

內容提要:長期以來,體驗式采訪報道通過其細膩刻畫的新聞事件和人物,以及較強的現場感,成為許多媒體日常報道中的主要形式,在新聞界也頗受推崇,并已經發(fā)展成為讀者和觀眾所欣賞的新聞表現形式之一。本文對新時代新聞記者“走轉改”中的體驗式采訪報道的可行性、指導性和新聞性進行了探究。關鍵詞:新聞記者“走轉改”體驗式采訪創(chuàng)新

城市黨報研究 2020-12-30 68
走出去就能發(fā)現好故事

走出去就能發(fā)現好故事

時下有些記者總覺得沒稿子可寫,其實并不是這樣。關鍵在于你是否愿意走出去?是否愿意到實際生活中去尋找線索?今天刊發(fā)的這篇稿子啟示我們,新聞的富礦在民間。只要經常深入實際,傾聽百姓心聲,可報道的素材、可寫的稿子是很多的。?

老記說事 2020-12-10 64

采訪的種類你都掌握了嗎?

隱性采訪是記者不公開記者身份或隱藏真正的采訪任務而進行的一種新聞采訪方式。1887年《紐約世界報》一名女記者喬裝成精神病患者進入精神病院,了解到醫(yī)院虐待精神病患者的內幕,這被認為是最早的隱性采訪。隱性采訪最大的優(yōu)點是真實、可信,不會由于記者的采訪改變客觀事實的本來面目,增強新聞的可信度。其缺點與優(yōu)點對應,隱性采訪由于得不到被采訪人的協...

要想寫出一篇合格的、精彩的新聞報道,你需要處理好這兩者的互動關系

人們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新聞報道都是新聞工作者費盡周折整理得來的,一則普通的新聞需要經過采訪、寫作、選稿、修改與排版等過程,在眾多的環(huán)節(jié)中,新聞采訪和新聞寫作是相對重要的兩個環(huán)節(jié)??梢哉f,新聞采訪和新聞寫作的工作質量直接影響新聞報道的整體質量。新聞采訪和新聞寫作之間到底是怎樣一種關系?這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新媒體下的新聞采訪技巧探究

?新媒體下新聞采訪工作的內外形勢發(fā)生了深刻變化,一方面對新聞采訪工作人員的要求全面提高,新聞采訪工作人員不僅要具備較高的專業(yè)能力。另一方面新媒體下新聞行業(yè)呈現出碎片化、高效化、網絡化、信息化的發(fā)展特點,極大的改變了傳統(tǒng)的新聞采訪工作。因而在新媒體的發(fā)展背景之下,新聞采訪工作應在原有采訪技巧的基礎之上推陳出新,適應新媒體下的新聞采訪工作...

記者搖籃 2020-10-27 52
怎樣讓文章更吸引人?采訪對象不接受采訪的應對辦法

怎樣讓文章更吸引人?采訪對象不接受采訪的應對辦法

“如何讓文章更吸引人?”這是參加講座的同學們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在長達兩個小時的“科技新聞寫作技巧”講座中,李大慶老師結合實際案例和自身經驗,向大家闡明了自己的觀點:“學會找亮點,優(yōu)化文章結構。”對于一些乏善可陳的報道內容更要學會“另辟蹊徑”。?

寫作教程 2020-10-22 68

寫采訪提問該注意哪些方法和原則?

11月23日,安徽杠崗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就“廉價料理包”事件發(fā)聲明致歉消費者,承認公司存在管理漏洞,并對合肥老廠進行停產整改。對于視頻中的涉事員工,杠崗香表示企業(yè)管理上的漏洞不會讓普通員工承擔。11月15日,一則“廉價外賣速食包的秘密:生產過程令人作嘔,日銷40萬份”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顯示,安徽杠崗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速食包使用廉價...

教你幾招采訪談話技巧

在新聞圈里,向來有句俗話叫作“七分采訪三分寫作”??梢?,一篇成功的新聞作品取決于采訪。事實上,記者工作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與人談話,這也是決定工作成效最關鍵性、同時最具靈活性的因素。因為人家愿不愿意跟你聊,愿不愿意跟你說真話,愿不愿意今后繼續(xù)與你打交道,都取決于采訪者說話和溝通的技巧,這的確是一門需要勤修的本領。

寫作教程 2020-10-15 60

淺談報社新聞記者采訪技巧

新聞采訪是新聞記者認識客觀事實的過程,新聞記者在經過反復斟酌后,通過自己的采訪、整理和提煉,對客觀新聞事實作出分析和判斷。在新聞信息傳播過程中,一篇好稿件在成形過程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在于采訪環(huán)節(jié),采訪時記者要做好功課、運用好技巧,善于捕捉新聞點,才能保證采訪任務高質量完成。如何使新聞稿件更有深度、更有廣度、更有溫度,使內容更具新穎性與...

山西經濟日報 2020-10-15 60

青記觀察丨無采訪,不新聞

最近,有兩條“新聞”對我觸動很大,覺得有必要在這個專欄里寫一下,提醒現在不計其數的“自媒體”和“公民記者”予以注意。兩條新聞都是在“今日頭條”客戶端上看到的,也順便提醒一下平臺方要盡到監(jiān)管責任。

青年記者 2020-10-12 180
新聞采訪中,你必須了解的6種受訪者心理

新聞采訪中,你必須了解的6種受訪者心理

通常情況下,人們都會認為,優(yōu)秀的記者加上良好的采訪對象就等于成功的采訪。然而,新聞采訪過程是一個充滿心理互動與感應的過程,記者和采訪對象的心理狀態(tài)和活動的方式,對采訪成功與否起了決定性作用。采訪中的提問與回答,既是記者也是對象的言語交流,也是記...

南方傳媒書院 2020-10-12 57
都2020年了,記者的采訪包里放些什么?

都2020年了,記者的采訪包里放些什么?

寫完這個題目突然想起兩件有趣的瑣事。一件發(fā)生在3年前,我去云南某個偏僻的鄉(xiāng)鎮(zhèn)采訪,遇上了一位基層干部,他上下打量了我許久,看得出來忍著沒好意思開口,最后在返程的車上,他私下問我,“林記者,你的攝像機放在哪里了?”另一件事發(fā)生在今年。春節(jié)回老家,...

傳媒評論 2020-10-12 47

和采訪對象加速建立信任關系

我的工作需要我跟普通人在一起,在那些一點都不普通的環(huán)境里待很長時間。而這,就需要用一種不同的方式與被采訪者建立關系。我稱之為“加速的親密”(acceleratedintimacy)。

寫作教程 2020-09-14 49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主任:采訪與寫作

一、新聞記者的職業(yè)責任1.職業(yè)責任:報道新聞,為公眾提供信息服務。(1)信息時代的信息服務:社會的嘹望者■為社會提供快速的、有針對性的信息;信息會決定決策,不完全的信息或者錯誤信息會影響決策。(2)滿足新聞的知情權。

寫作教程 2020-09-03 51
采訪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采訪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在人民日報40年來的工作中,我主要是做編輯工作。每天看稿、選稿、改稿、編版和寫稿。偶爾也出去采訪,但次數不是很多。然每出去一次都有收獲,特別是采訪一些人物后,無論是思想上還是寫稿上都有較大的提高。?

老記說事 2020-09-03 51
突發(fā)事件敏感人群采訪報道“三問”

突發(fā)事件敏感人群采訪報道“三問”

6月11日,新發(fā)地市場聚集性疫情暴發(fā),首都北京再度重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zhàn)場。6月13日凌晨,被譽為華北地區(qū)最大農副產品市場的新發(fā)地批發(fā)市場暫時休市,被迫摁下“暫停鍵”。由于事發(fā)地的地標特性以及與百姓“菜籃子”息息相關,新發(fā)地成為輿論的“風暴眼”...

京原路8號 2020-09-03 58

采訪提綱的寫作要點都在這!

采訪背景:今年的福建省高考藝考生劉楚昕于8月11日在社交平臺稱,其各項成績符合重慶大學的所有錄取條件,卻遭遇滑檔,對福建省高考志愿“一檔多投”規(guī)則和重慶大學招生辦的相關程序提出質疑。此后,福建省考試院和重慶大學兩方均回應錄取程序按照規(guī)定進行,不存在問題。

羊村新傳考研 2020-08-27 49
澎湃記者教你如何做好人物采訪|媒筆記

澎湃記者教你如何做好人物采訪|媒筆記

本次講座,深度營邀請到了澎湃新聞人物欄目記者黃霽潔,她將以自己寫過的一篇特稿《帶著毒氣生活的后半生》為案例,向大家講述如何做好人物采訪。記者黃霽潔主要從為什么要做這個選題及前后采寫過程、怎么說好一個故事、如何面對表達能力不夠好的受訪者、外圍采訪...

深度訓練營 2020-08-17 114

采寫高端人物的技巧分析

一、采訪前的準備兵家有“不打無準備之仗”之說,采訪前的準備十分重要。高端人物本身具有一定的知識、水準,而且經常接受采訪,如果采訪準備做得不充分,你不了解他所在的行業(yè),他不會與你找到共鳴,很可能態(tài)度也會相對敷衍。要做的準備具體有:

今傳媒 2020-08-05 67
新華社記者教你:在人物采訪中如何破“殼

新華社記者教你:在人物采訪中如何破“殼"

在采訪中什么是“不帶外殼”和“帶有外殼”的人?如何采訪才能深入他們的內心?以人物報道見長的新華社國內部高級記者張嚴平,通過生動的講述,以她采寫的人物報道中的兩個主人公為例,為我們傳授了人物采訪的破“殼”高招。?

寫作教程 2020-08-04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