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常見問題

如何突破新聞寫作的瓶頸

文學它確實是需要天賦的,天賦很重要,可以說是一個決定性的條件,但是天賦是不能教的。另外一部分則由你的生活經驗來決定。應該說,文學還是有一部分可以教的東西,這部分就是技術性的東西。比方說,小說的虛構能力,框架和結構,包括語言,那么我至少可以讓學生知道,什么語言是好的語言,什么語言是垃圾語言。這種東西我覺得還是可以培養(yǎng)的。作家,起碼要有一...

《北京文學》 2019-10-18 46

如何避免尬寫?如何下筆不糾結?

在我們需要通過新聞寫作來表達情感的時候,很多人會出現問題。這種可以主觀發(fā)揮的普通寫作不同于新聞寫作,不需要遵從新聞價值標準,但更容易引起人們的困惑。葉偉民老師的“寫作診室”針對大家的問題給出了一些方法技巧。@Yuki.Yin我曾參加過一場講座,還寫了文章,本意是面向讀者分享講座信息,但我的朋友指出文章有宣傳之嫌。另外,個人比較欣賞講座...

新聞與寫作 2019-10-17 39
救災報道中的7處不規(guī)范表達

救災報道中的7處不規(guī)范表達

說到救災報道中的不規(guī)范表達,就不得不提一下8月8日晚的一篇百十來字的“經典”短訊。別看字數少,但是錯誤多啊,而且傳播速度快,全網都在轉發(fā),可謂不規(guī)范救災報道的“活教材”。內容如下:原標題:九寨溝縣武裝部人員正快速趕往震中漳扎鎮(zhèn)震中通訊中斷,離縣...

新聞寫作 2019-10-16 62

新聞采寫,首先要突破這五個“瓶頸”

說起新聞采訪,凡看過新聞教材的學員,大都能理解并說出采訪的含義和目的:不就是為尋找新聞素材而進行的調查或訪問活動嗎?是的。然而,說起來容易,干起來卻并非輕而易舉,特別是在有限的時間和條件下,能將自己所需要的新聞素材適時、全面、準確地抓到手,為下一步的寫作備足各種適用的材料,如不下一番真功夫,不掌握一些真本領是不行的。不少學員來信反映:...

新聞與寫作 2019-10-16 49

新聞,究竟應該怎樣寫?

從專業(yè)的角度看,新聞寫作中常見的體裁有消息、通訊、特寫、評論等。實際工作中,有些記者有時候并不知道寫出來的文章該歸為哪一類。今天,我們推送的這篇本刊發(fā)表的舊文中,作者通過分析參評中國新聞獎的作品分類,來提醒新聞工作者,應當如何規(guī)范、正確使用新聞文體?!缎侣勁c寫作》曾發(fā)起過一場關于新聞文體創(chuàng)新的討論。筆者發(fā)表過不成熟的看法:當前迫切的問...

新聞與寫作 2019-10-16 46

媒體語言失范主因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確規(guī)定:“漢語文出版物應當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guī)范和標準。”通用語言文字,就是該法所指的“普通話和規(guī)范漢字”。我們這里所說的媒體語言的失范現象,就是指報刊在語言運用中出現的不合乎現代漢語普通話和現行漢字規(guī)范的現象。這種現象也可稱“媒體語病”。下面選取少量媒體上出現的語言失范現象,并從詞語、語法兩個層面加以評析...

新校對都會困惑的幾個常見問題

用數字表示多少年至多少年,后邊都加“年”還是只在后一年度之后加“年”?答:只在后一年度之后加“年”。示例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2014-2015年節(jié)能減排低碳發(fā)展行動方案的通知》示例2:《2016-2017年中國??圃盒E琶罚ㄖ袊平淘u價網)示例3:《2015-2016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展望》(光明日報)“內地”“大陸”“臺灣...

融媒體時代,如何把稿子寫得更好?

移動互聯網時代,新聞寫作如何適應傳播方式的發(fā)展變化,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這既涉及數字技術,也涉及文學、傳播學等人文學科。本文從文學敘事與新聞寫作交融、打破新聞體裁壁壘實現融合以及打造“可讀、可聽、可看”的新聞產品等三個層面,就融媒體時代的新聞寫作創(chuàng)新提出見解。融媒體就是充分利用媒介載體,把既有共同點、又存在互補性的傳統(tǒng)媒體與新興媒體...

老記說事 2019-10-11 78

勿以稿小而不為——從兩篇“中國新聞獎”獲獎稿說開去

《編采評》專欄來源:《人民日報記者這樣寫新聞》一書記者寫稿子,當然不是為了獲獎。但是,不想得獎的記者,可能是不多的。實際上,很多記者的作品,都獲得過不同的獎項,但獲得全國獎項的少。職業(yè)記者大多有過這樣的經歷或體驗:使盡了渾身的解數,寫出了某篇稿子,從工作態(tài)度和技術的角度看,盡心盡責盡力了,也在最好的版面、版位和時段呈現給了讀者,但是,...

寫兩會稿,這些規(guī)矩你得懂!

跑兩會,寫兩會稿,各路記者憋足了勁兒,大有‘’不寫出幾篇像樣的稿子不罷休‘’的氣勢。這種精神狀態(tài),無疑應該大大地點贊!然在老記看來,要寫出好稿來,還需在細微處多下點功夫才行。比如說,兩會報道中的一些重要提法等,務必要仔細掌握。下面把新華社、中國記者協(xié)會編的《兩會報道規(guī)范用語手冊》,向大家做一介紹:01“×屆全國人大×次會議”“全國政協(xié)...

寫稿總寫成采訪記錄怎么辦?

寫稿總寫成采訪記錄怎么辦?

有些話總是平庸得精彩,比如“好醫(yī)生都是從病歷堆里爬出來的。”大概來自某次久遠的采訪,受訪人欲表現其敬崗愛業(yè),我卻琢磨出別的意思——要知好,先知壞。后來當了編輯,對壞文章雖偶有惱怒,更多卻是珍視。不該么?壞東西看到最后,亦不過“好文章都是相似的,...

葉偉民寫作 2019-10-06 101

寫稿前,先回答這7個問題

在各類信息源并存,媒體競爭激烈的時代,一個新聞故事和讀者有什么關系?讀者為什么要關心?這個問題尤為重要。陜西日報社社長杜耀峰在清華大學演講時說:“記者編輯要有賣點意識,也就是說,10秒鐘就要和讀者發(fā)生關系。”記者在寫作中,要力圖把讀者帶到現場,讓讀者“親眼看到”現場,這也有助于讓讀者關心、在乎你所報道的新聞事件。在新聞寫作時,你不妨羅...

新聞與寫作 2019-10-06 78

編寫通訊員稿件應注意的問題

在地方報紙的各個版面中,通訊員稿件都占有一定的位置,發(fā)揮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通訊員一般缺乏專業(yè)的新聞訓練,對新聞的發(fā)現、提煉和采編往往不到位,因此在采用、編寫或重新采訪通訊員稿件的過程中,有許多問題值得研究。如何讓通訊員稿件及新聞線索發(fā)揮最大的作用,實現最大的價值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方面問題值得探討:一、重視對通訊員稿件及線索的再提煉...

企業(yè)報刊新聞寫作常見問題與解決技巧

一、企業(yè)報刊新聞寫作中的常見問題1、新聞與宣傳不分在一般中國公眾的眼中,新聞與宣傳往往是同義語。這一情形的產生自有其因。首先,中國的新聞媒介受黨的各級宣傳部的直接領導,現在有些國企的內刊還隸屬于黨委宣傳部。新聞記者往往被群眾稱為“搞宣傳”的。其次,我們過去不大分得清新聞與宣傳的不同之處,在封閉的環(huán)境下沿用前蘇聯新聞與宣傳模式,新聞界以...

寫作主線混亂、被素材所困?這里有3個錦囊

今天選了“寫作診室”搜集來的一個頗具代表性的問題,特稿里一個最常用的筐:最后的XX。@小金同學(我將永遠困惑,也將永遠尋找?。┪矣龅降膯栴}主要還是角度和主題。就拿我最近寫的一篇文章來說吧,選題大致如下:武漢漢正街因地處長江與漢水的交匯地帶,交通位置便利,改革開放后,這個有著500年歷史的老街成為全國最大的小商品市場,但是這里的街巷狹窄...

文章沒邏輯?看過的書記不?。慷温溟g不會銜接……這5個寫作難題其實soeasy

文章沒邏輯?看過的書記不???段落間不會銜接……這5個寫作難題其實soeasy

今天選了兩個“寫作診室”的咨詢,它們的共同癥結是:文章沒邏輯,看過的書記不住且不會運用,段落間不會流暢銜接……@馮唐(神經質,沒耐心,沒目標)我有幾個問題:1、一旦開始寫作,本來構思好的東西發(fā)現根本就是零散不連貫的,無法串聯起來。2、每一段話不...

可悲的是,那些毀掉文筆的詞,你卻用得賊溜

文|葉偉民“癥在寫作”欄目開寫以來,我被問得最多的是“如何提高文筆”。這個問題如此泛濫,不能全怪語文老師。標準優(yōu)美的漢語書寫正在喪失,且已悄然進行了百年。余光中1979年就說過這個問題,痛陳為“中文的惡性西化”。白話文運動對中國文學無疑功勛彪炳,但也難掩泛濫。西風東漸曾一度毛孔級加劇,連廢漢字都成一時風潮,中文西化是必然?,F在我們都以...

立意渙散、啰嗦、文章總爛尾還能治嗎?

今天選了@步步的提問,遇到的問題是:寫作立意渙散,文筆啰嗦,而且越寫越淡。?@步步想寫的內容,會充滿太多細節(jié),每個細節(jié)都舍不得刪除,刪除就覺得描述不完整。但太多細節(jié)不是沖淡了主題就是偏離了主旨。比如,我想寫電影《無問西東》觀后感,本來想寫這部影片讓我流淚不止的東西。寫完發(fā)現包含有很多個點,這些點都是讓我感動的元素之一,但每一個點單寫,...

有種寫叫尬寫:為什么你寫的東西,只有自己感動得不要不要的?

今天提問的是@Yuki.Yin,他的困惑在于:為什么寫的東西,最后感動的只有自己??@Yuki.Yin(輾轉于編輯文章、記者采訪、廣告文案、公關稿,割舍不掉的文字戀)我曾參加過一場講座,還寫了文章,本意是面向讀者分享講座信息,但我的朋友指出文章有宣傳之嫌。另外,個人比較欣賞講座這一放松形式,認為是一個較真實的“線下朋友圈”,而不限于突...

記者能在報道中使用邏輯推理嗎?

記者能在報道中使用邏輯推理嗎?

對于每一位記者來說,觀察能力極為重要。但觀察不到的東西,比如事物之間的邏輯聯系,則需要用思維和邏輯推理去補充,后者對于提升記者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更為重要。你比別人看得多一些、思考得多一些、表達得更真實、更生動一些,你就能順利地在看似不相關的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