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匯集
在漢語書面語中,“的”是定語的標志,“地”是狀語的標志,“得”是補語的標志。在一般情況下,三者的區(qū)別是顯著的,但有的時候容易用錯。下面說說幾種容易用錯的情況。先說“的”跟“地”。我們知道,定語的后面寫“的”,狀語的后面寫“地”,一般不會錯。有一種情況容易搞錯:在偏正詞組中,修飾成分是雙音節(jié)形容詞,中心語是雙音節(jié)動名詞(具有名詞作用的動...
永州一中劉小忠1.犖犖大端:指主要的項目,明顯的要點。犖犖:清楚、分明的樣子。2.皮里陽秋:指藏在心里不說出來的言論。本來寫作“皮里春秋”,到了東晉,簡文帝司馬昱的母親鄭太后名叫阿春,為了避她的諱,遂改為“皮里陽秋”。皮指外表,里指內(nèi)心,春秋即孔子所修的史書《春秋》。意思是表面上不作評論,內(nèi)心卻有所褒貶。3.掃眉才子:掃眉:婦女畫眉毛...
等助詞,表示列舉,有兩種用法。一、表示列舉未盡。用于部分列舉,有省略或替代未列舉部分的作用。未列舉部分或因不重要或因項目太多而不必一一列出,或因知道得不清楚而無法列出。例如:(1)本次列車開往深圳,途經(jīng)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等地。(2)在這屆奧運會的田徑、體操、游泳、射擊等比賽項目中,我國體育健兒有出色的表現(xiàn)。(3)他喜歡的中國古典...
御史臺:封建國家最高監(jiān)察機關。西漢時稱御史府,長官為御史大夫。東漢光武時改為御史臺,又名蘭臺,長官為御史中丞,歷代多相沿不改。明初改為都察院,清代亦稱都察院。九卿:封建國家中央各行政機關的總稱,歷代的內(nèi)涵均不同。秦漢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祿勛)、衛(wèi)尉、太仆、廷尉、典客(大鴻臚)、宗正、治粟內(nèi)史(大司農(nóng))、少府為九卿;漢以太常、光祿...
“以為”和“認為”有什么不同問:如何區(qū)分“以為”和“認為”?以下兩句話該用“以為”還是“認為”?1、你不要()我是為他們傷心,我是為他們驕傲!2、我們(),一個領導干部,應該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應以權(quán)謀私。答:“認為”表示肯定的看法和判斷,語氣肯定,也比較鄭重?!耙詾椤闭Z氣不大肯定,也比較隨便?!罢J為”可用于重大事物,也可用于一...
“制訂”與“制定”“制定”與“制訂”的搭配習慣大致可概括為:大政方針用制定,具體條文用制訂。制定,常常是定出具有強制性和決策性的法令、政策。如《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為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guī)范化、標準化及其健康發(fā)展,使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社會生活中更好地發(fā)揮作用,促進各民族、各地區(qū)經(jīng)濟文化交流,根據(jù)憲法,制定本法。”制訂,常常是創(chuàng)制...
看兩個例子:(1)中國古代知識分子一生最重要的現(xiàn)實遭遇和實踐行為是爭取科舉致仕。(《文明的碎片》)(2)章申先生的作品使我想起中國書法史上一個很有趣的現(xiàn)象,即歷代書法大家多為致仕通達者。遠至李斯、蔡邕,后有王右軍、顏魯公、蘇軾、趙孟頫、董其昌等繼起,群星閃耀,云蒸霞蔚,不可勝數(shù)。(《風神靈秀藏高格線性流美出清真——讀呂章申書法》)以上...
一、書寫篇1.【提問】是“二十幾”還是“20幾”?【答案】“二十幾”√【正解】數(shù)字連用表示的概數(shù)、含“幾”的概數(shù),應采用漢字數(shù)字,不應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臼纠咳膫€月四十五六歲二十幾一百幾十2.【提問】是“100多件”還是“一百多件”?【答案】都可以!【正解】如果表達計量或編號所需要用到的數(shù)字個數(shù)不多,選擇漢字數(shù)字還是阿...
有時看見“一節(jié)棍子”,有時看見“一截棍子”。請問“節(jié)”跟“截”的用法有什么不同?“節(jié)”常見的意思有:物體各段之間相連的地方。例如“骨節(jié)、關節(jié)、竹節(jié)、節(jié)外生枝、盤根錯節(jié)”中的“節(jié)”都是這個意思。段落。例如“節(jié)拍、音節(jié)、章節(jié)、逐節(jié)講解”中的“節(jié)”都是“段落”的意思。節(jié)日、節(jié)氣。例如“中秋節(jié)、教師節(jié)、清明節(jié)、過節(jié)”中的“節(jié)”都表“節(jié)日”。值...
1.【中國夢】中國夢,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2.【“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3.【“五位一體”總布局】經(jīng)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國夢的實施...
來源:華東師大出版社基礎教育分社歷史上有許多人名、地名、族名、政權(quán)名或其它事物名稱,很容易讀錯,需要特別注意辨認識讀。下面所列歷史名詞,都是在歷史教學中常常會遇到的,但卻極易讀錯。鎬京鎬(hào)京禪讓禪(shàn)讓仆射仆射(yè)閼氏閼氏(yānzhī)吐谷渾吐谷(yù)渾可汗可汗(kèhán)蔡邕蔡邕(yōng)單于單于(chá...
幼年度:小兒初生之時。湯餅之期:指嬰兒出生3日。赤子、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牙牙:象聲詞,嬰兒學語的聲音,指1歲。孩提:指初知發(fā)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指2—3歲的兒童。始齔:男孩8歲,女孩7歲。根據(jù)生理狀況,男孩8歲、女孩7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恒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偨牵喊司艢q至十三四歲的少年。九齡:9歲。指數(shù)之年:...
容易讀錯的字1.蓓蕾bèilěi2.迸bèng裂3.庇bì護4.麻痹bì5.奴婢bì6.剛愎bì自用7.復辟bì8.瀕bīn臨9.針砭biān時弊10.菠bō菜11.停泊bó12.湖泊pō13.粗糙cāo14.參差cēncī15.差chā錯16.偏差chā17.差chā距18.剎chà那19.剎shā車20.差遣chāiqiǎn21....
“不盡人意”的用法可以接受嗎?答:不可以。“不盡人意”是某些人對“不盡如人意”的縮略,但這種縮略是存在嚴重缺陷的。在“盡如人意”中,“盡”有全部、所有的意思,“如”即符合、滿足,“人意”是人的意愿、想法,所謂“盡如人意”,即完全符合人的心意。這當然是一種很難達到的境界。所以,我們看到的多為否定的用法,如“無法盡如人意”,“豈能盡如人意...
遍體鱗傷形容傷勢非常重。已包含“渾身”的意思,不能再說“渾身遍體鱗傷”。誤例:他被敵人抓住后,渾身被打得遍體鱗傷。別無長物原指生活儉樸,現(xiàn)形容貧窮。不能理解成“自己沒有什么長處”。誤例:他謙虛地說:“我既不擅長唱歌,也不喜歡運動;除了畫畫,就別無長物了。”不恥下問不可用于與自己相當和比自己高明的人。誤例:在學校上課要認真聽講,有疑難要...
100個高頻別字整理表《咬文嚼字》自1995年創(chuàng)刊以來,組織審讀了約3000本圖書、1000種期刊、100種報紙,并請100家新聞出版單位協(xié)助調(diào)查各自的用字差錯,整理出了《當代漢語出版物中最常見的100個別字》。據(jù)《咬文嚼字》編輯部透露,表中所列100個別字,都是高頻別字,在當代出版物中反復出現(xiàn),其差錯率甚至占到某些出版物別字量的50...
杜老師:某媒體中說:“高粱稈是當?shù)厝怂究找姂T的柴火、飼料或肥料,然而卻有一位有心人,卻用它制作成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并入選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闭垎柶渲小叭欢鴧s有一位有心人,卻用它制作成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的說法是否妥當?謝謝!山東讀者范立同范立同讀者:“然而”常用來表示轉(zhuǎn)折的意思。例如:(1)窗外飄起雪花,然而群眾依舊來看演出。(...
有人說“做客”和“作客”是一回事,兩者之間是異形詞的關系;也有人說兩回事,“做客”是“做客”,“作客”是“作客”,不能混為一談。你說呢?“作客”“做客”兩重天王應華江蘇省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天鵝的故事》說:“在訪俄期間,我在莫斯科認識了來自貝加爾湖的俄羅斯老人斯杰潘,他請我到他家去作客?!蔽闹小白骺汀笔恰白隹汀钡恼`用?!冬F(xiàn)代漢語詞...
“幅”“副”“付”作量詞時如何區(qū)別“幅”“副”“付”這三個字都具有量詞的功用,但比較容易混淆,搞得不好就有用字不當之虞。那么,究竟應該如何區(qū)別呢?“幅”:“布帛廣也。從巾,聲?!保ā墩f文解字》)也就是說,“幅”字的本意是指布帛類織品的寬度。因此,“幅”作量詞時仍離不開布類。一般用于布、帛、呢絨、圖畫(在紙未出現(xiàn)前,圖畫主要畫在布帛上)...
【摘要】“但是”“卻”“倒”是現(xiàn)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高的轉(zhuǎn)義虛詞,在一定語境中可以互相替換,都表示轉(zhuǎn)折的語義。但是,在具體使用的過程中,三者的側(cè)重點又有所不同。本文重點從語義特點和語篇連接功能的角度出發(fā),對三者進行比較分析,以期為對外漢語教學提供參考。中國論文網(wǎng)http://www.xzbu.com/5/view-49743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