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副刊
2009華麗落幕,2010閃亮登場。讓我們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追溯2009、展望2010。與08年相比,祖國09年的前進道路少了幾分驚心動魄,多了幾分雄渾安詳。09年,數(shù)點國外內大事,無論是電影《2012》里中國元素的大量引入,還是美國周刊對“中國工人”的盛譽,亦或是西方學者“中國崛起論”、“中美國”等頗受爭議的說法,都表明世界在用樂...
編者按:小小說是一種美妙的文體,它在尺幅之內表現(xiàn)生活的一瞬間、一插曲、一場景、一鏡頭,反映大千世界變化的端倪,描繪世態(tài)人情,體現(xiàn)思辨的力量。為配合新欄目“小小說”的開設,本期四版特邀請兩位小小說作家,暢談寫作心得,以饗讀者。所有的寫作最終都指向寫作者自身。或遲或早你會在小小說中見到你自己,不一定是你認識的自己,但會豐富你對自己的認識。...
2009年11月23日晚,我在電腦上處理著英文資料,覺得有點累便停下手。休息中突然想起了著名的英文翻譯家楊憲益和戴乃迭夫妻,就在百度上搜索查看他們的有關信息,看到了戴乃迭身著唐裝的幸福照片。24日中午,查看郵件時得知楊憲益逝世的消息,我很愕然:前一天晚上還在查看他的資料,今天居然去世了!這位我尊敬的翻譯前輩,離開了我們,永遠地走了……...
“輕輕的我將離開你,請將眼角的淚拭去……”,悅耳的歌聲灌滿耳朵,淹沒了整個下午。仿佛只是一瞬間,靈魂最深處一絲久違的感動悄然伸開觸角,顫動著美麗的翅膀,在我的思緒里飛舞翱翔。記得我們高中同學在一起的最后一個元旦晚會。窗外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一望無際的純白透著三分巧麗。教室里窗簾后面探出幾株盆景的綠色枝丫,猶抱琵琶半遮面。溫馨的燈光閃爍...
人們都是這樣匆忙的長大,那些疑問從來沒有人回答,就讓他們都去吧,隨風慢慢的去吧……—樸樹《在希望的希望的野上》邂逅大學我們帶著對大學生活的憧憬,在一處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之后,終于來到了理想中所描繪的“象牙塔”般的大學,按照老師以前的說法,那里的太陽總是升起的很遲,你可以將懶覺睡到底;那里的空氣永遠是自由流動的,你可以找到學習的樂趣;那里的...
一實習一結束,就感覺自己要畢業(yè)了一般。室友們都收拾東西回家,基本上大學的課程已經結束了。忽然清靜下來的空間,還有空洞下來的時間,原來不管受多少年的教育,都難以找到什么詞語來形容時間的飛逝。一個人蝸居在寢室,只剩嘆一聲:要畢業(yè)了。上完最后一節(jié)課,會告別教室。最后一晚的狂歡,會告別寢室。等到最后畢業(yè)論文答辯,會是整個學生任務的結束。而最后...
在我的旅游計劃中,鳳凰排不上號。我覺得她太小,沒有天子山險峻,也沒有西湖奇巧。去過了,鳳凰是小,一個小時走個來回,要知道是縣城??墒区P凰很有含量。每一塊石板青磚,隨處可見的馬頭墻、雕花木、吊腳樓都說明她是一個古城。而且是保存完好的古城。四面都有...
課余時間大學生們在校園內賣平安果。李軍攝“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古代讀書人的這一美好意愿已不符合現(xiàn)代大學生的追求。學子們希望自己能夠盡可能早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為大學畢業(yè)后順利融入社會做準備。因此,大學校園里“打工族”的隊伍日益壯...
因為家屬在西安的緣故,我對西北比較關注。日前聽到一個說法,說是甘肅天水的“大地灣人”比陜西西安的“半坡人”歷史更為悠久。為此讓我吃了一驚。因為恰好就在2009年3月12日,我在央視“國寶檔案”再次見到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魚紋彩陶盆,彩繪精致優(yōu)美,令人折服。而早在2006年我在西安參觀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半坡博物館時,就第一次目...
這個城市冬天總有刮不完的風,潮濕的空氣將人浸得快要透出水來,加上北風卷來的寒氣,讓人不自覺的就會打起哆嗦,人們都裹緊大衣快步往前走。站在一年的末端,行走的人們習慣停下腳步回望來時的路,當人群中的我也回過頭去,回憶如同潮水般涌進腦海,霎時,如春天...
土家古村落、古民居不但是土家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而且還是土家族文化的承載體。境內有以里耶戰(zhàn)國古城、秦簡為主的歷史文化,湘鄂川黔紅色革命史為主的紅色文化,土家文化為主的民族民間文化三大主流文化。土家古村落(民居)作為三大主流文化的承載體、綜合體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土家古村落(民居)文化。由于生活環(huán)境、生活方式、語言方式和宗教信仰的影響,龍山的...
編者按:軍訓是大學生活的第一課,也是一門人生必修課。短暫的軍訓生活,有苦,有樂,有汗水,有眼淚……而這一切終將成為記憶中難以忘卻的珍貴畫卷。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抒發(fā)大學生對祖國母親無限熱愛的赤子之情,豐富新生軍訓生活,院學工處、團委和大學生通訊社聯(lián)合開展了“我的軍訓生活”有獎征文大賽活動。截至10月底,共收到作品60余篇。經專家...
過去,無論是一路征程的淚與痛,還是那滿野落英繽紛的淡雅與芬芳,都已流逝,永遠冰封在了歲月的長河里。時光一去,無法挽留,一切都在晴空萬里隨風飄逝。未來是永遠的夢,像朦朧月夜之下的松林那樣深邃,可望而不可即?,F(xiàn)在我們正站在過去與未來的分水嶺上,回瞻過去,希冀未來。埋于書山之下,沉于題海之中,早已同“太行之陽河水東”的悠揚曲調悲歡與共。回味...
!!!!!!傍晚六點多的桂平,滿街都是黃燦燦的燈光和潮濕的水汽。我們依然坐在車里,車窗關得嚴嚴實實的。我突然覺得我們暫時與外面那個正在喧鬧吵嚷著、火燒火燎著的世界隔絕開了,聽不到汽車不耐煩的鳴笛聲,聽不到人們的交談、爭吵、傾訴、嘆息……整個世界呈現(xiàn)給我們的,只剩下一堆奇怪的表情。清明,我們回桂平祭祖。“故鄉(xiāng)”、“家鄉(xiāng)”這一類文藝腔甚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