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校園生活

-2016"重工·Wearecoming"迎新晚會

張華攝!!!!!!青春,它是一本打開了就再也關不上的書。隨著新學期的到來,我的角色正式由一名高中生轉(zhuǎn)變成為一名大學生,邁著輕快的步伐踏進校園,內(nèi)心懷著對大學生活的無限向往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大學不再像高中那樣,老師還會每天督促你學習。在大學,學習全靠自覺,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在我看來,作為成年人了,應該有義務對自己負責。大學...

大學社團需“去行政化”做活動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

10月16日,由校團委主辦,社團聯(lián)合會承辦的百團納新活動在錦苑餐廳門前舉行,全校包括社會公益型、學術科創(chuàng)型、文體娛樂型、理論學習型四大類58個校級社團參與了納新活動,3000余名2016級新生報名參加了各類社團。在大學校園內(nèi),社團活動作為“第二課堂”,在大學生成長經(jīng)歷中發(fā)揮著積極作用,然而,記者同時看到,一些社團因為官僚化傾向、創(chuàng)新性...

照亮生命的紅燭———記我校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云南省五一巾幗標兵梁金華“母愛”撐起一片天

梁金華參加全國高校數(shù)學微課教學設計決賽梁金華(右二)參加云南省“高教社杯”高校數(shù)學教師教學技能頒獎典禮梁金華在全國高校數(shù)學微課教學設計決賽現(xiàn)場她,三尺講臺勤耕耘,結(jié)出累累碩果:在云南省“高教社杯”高等師范院校教學技能大賽中斬獲一等獎,在全國高校數(shù)學微課教學設計大賽中,勇奪西南賽區(qū)特等獎和全國總決賽一等獎。她,今年五一前夕先后被授予“云...

楊上風:有文科情懷的理科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他不斷用努力詮釋這句話的含義。拍微電影、演小品、寫文章、導演英語話劇、出版英文報紙,他雖是理科生,卻有著文科生的才情。追求卓越,圖強奮發(fā),任憑風雨再大!他是數(shù)學與統(tǒng)計學院卓越經(jīng)濟學人才班2013級學生楊上風。他是學校首屆校園吉尼斯挑戰(zhàn)賽魔方項目冠軍。他的大學生活,也像他手里的魔方,玩轉(zhuǎn)自...

圖片新聞

編者按:“十佳大學生”評選是曲師學子生活中的大事,從2007年開始,每年5月,同學們就開始期待學生會堂里那一場場觸動人心的演講。每年評選出的10位“十佳大學生”,成為曲師學子身邊最有力量的榜樣,他們的事跡,也構(gòu)成了曲師學子的精神坐標。曾經(jīng)的“十佳大學生”已畢業(yè),但他們的精神卻歷久彌新。今年的10位同學,繼續(xù)講述屬于他們每個人的大學故事...

“青春在基層閃光”———大學生骨干進社區(qū)掛職側(cè)記

“此次進社區(qū)掛職鍛煉,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基層的現(xiàn)狀,這有利于加深我對社會的認識,制定正確的人生規(guī)劃,鍛煉交流能力,在實踐中增長才干。”劉洪辰在采訪中回答道。2016年暑期,校團委聯(lián)合泰山區(qū)團委選拔大學生骨干48名到泰山區(qū)岱廟街道、泰前街道、財源街道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掛職鍛煉活動,旨在鼓勵大學生深入基層、聯(lián)系群眾、服務社會、錘煉意志,使...

維族少年郎五彩軍人夢

編者按:當大學生和軍人這一身份交叉在一起,你會想到什么?當青春的面龐進入部隊,又會產(chǎn)生怎樣的化學反應?三名維吾爾族小伙子從萬里之外的邊疆來到江南求學,但為了心中的軍營夢,他們義無反顧辭別校園。他們的經(jīng)歷或許能讓我們看到什么是當代大學生的軍人夢、部隊情。男兒有志進軍營一想到過幾天就可以進部隊了,三個維族小伙兒一直開心地笑著,并用維語交流...

學校成功舉辦2016學年度國家獎學金答辯會

本報訊10月11日下午,學校在第三國際會議廳舉辦了2016學年度國家獎學金答辯會。本次答辯會旨在確保國家獎學金用于獎勵學習成績優(yōu)異、社會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各方面優(yōu)秀的學生,進一步加強新生示范性教育,發(fā)揮優(yōu)秀學生的榜樣作用和獎學金的激勵作用。學校相關領導,各學院領導、輔導員及學生代表出席本次會議。經(jīng)過前期的個人申報和學院初審,二十余名學生...

女神“章魚小丸子”———記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輔導員張雨

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輔導員張雨的相冊里存著旅行路上的照片,椰風樹影下,她妝容精致,淺淺的微笑襯著帽檐上的鮮艷欲滴的紅花,女神范兒十足。當記者與張雨在辦公室會面時,生活中的她不施粉黛,音色甜美,穿著黑色粗針織的寬松毛衣和綠色外套,時間在她身上似乎未留下太多痕跡?!懊ζ饋?,一口饅頭嚼三嚼”張雨上大學時就擔任輔導員助理,豐富的學生工作經(jīng)驗給了...

最光輝的職業(yè)最燦爛的笑臉

尊師重教是我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無類”、“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師,被中國人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默默付出,引導學生們知識積累和性格錘煉,懂得了許多的人生道理。老師嘔心瀝血,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批又一批人,贏...

嶄新九月,在軍訓中蛻變

我校在體育場隆重舉行2016級新生開學典禮暨軍訓動員大會校黨委書記席岫峰在2016級學生軍訓總結(jié)大會上講話校長秦貴信為65301部隊授予錦旗迎軍旗儀式分列式方隊走過主席臺軍訓“標兵連隊”領取獎牌拳術表演2016年9月7日,我校舉行了2016級新生開學典禮暨2016年軍訓動員大會,校領導席岫峰、秦貴信、陳光、張越杰、徐文生、李新、毛彥軍...

金桂香飄遠沙場秋點兵我校2016年足球聯(lián)賽拉開帷幕

圖為教育學院和高爾夫?qū)W院的球員們正在進行激烈角逐。本報訊金桂香飄遠,沙場秋點兵。10月13日下午1點,我校2016年足球聯(lián)賽在南區(qū)足球場拉開戰(zhàn)幕。副校長陳功江以及校團委、體育學院等部門和學院的主要負責同志出席了當天的開幕儀式。開幕式上,賽事組委會代表、運動員代表和裁判員代表先后作了講話。校團委書記趙靜宣布足球聯(lián)賽開幕,副校長陳功江為此...

媽媽式的好老師———記我校歷史文化學院91屆校友、德州市骨干教師劉蘭英

“我們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過程便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滿了人情味的心靈交融。”翻開德州市第十中學初三年級班主任劉蘭英的教學日記,一個教育教學中充滿童趣,班級管理中“愛生如子”,被學生、家長們譽為媽媽式的好老師的形象頃刻就凸顯在大家的面前。創(chuàng)新探索投身“課研”1991年,曲阜師范大學歷史系畢業(yè)的劉蘭英,一猛子扎進了...

《啊南林》創(chuàng)作經(jīng)過

1992年4月,當時的校工會主席范公富找到我,他代表學校下達任務,要我為南林獨立建校40周年校慶創(chuàng)作一首歌曲,“沒什么具體要求,你自己琢磨,你懂?!崩戏墩f。在緊張的教學科研之余,我想來想去,集中在兩點,一是古訓:“樹木樹人”,二是校風:“團結(jié)樸實,勤奮進取”。于是就以此為主展開聯(lián)想,寫好了兩段歌詞。當年5月,歌詞初稿經(jīng)馬玨琦、賈德新、...

從“新”開始———新校區(qū)迎新側(cè)記

9月17日至19日,安徽理工大學山南新校區(qū)迎來了首批5538名2016級本科新生和790名研究生新生(其中碩士755人,博士35人)。新學期、新校園、新學生,一切都是新的;新教室、新宿舍、新食堂,需要適應磨合;新鮮感、新認知、新體驗,全都那么新奇。行走在嶄新的校園中,無論是新生老生,還是教師家長,都是那么興致勃勃,臉上掛滿喜悅,眼神中...

心語新生

編者按:大學,培養(yǎng)精英人才之圣地。為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找到目標,本報特別采訪了我校師生并摘編部分兄弟高校校長的講話,與之共勉。為什么人生的成功者大多熱愛體育?因為成功的人生需要強壯的體魄,其形成根基在體育;成功的人生需要完全的人格,其訓練方法首在體育;成功的人生需要合作的精神,其養(yǎng)成萌發(fā)在體育;成功的人生需要頑強的意志,其歷練...

千喜鶴,美得不像話的“網(wǎng)紅”食堂

編者按:歷經(jīng)一個暑期的裝修,9月21日,位于我校大學城三樓的千喜鶴食堂重新開業(yè)了!五彩琉璃墻、造型各異的桌椅、極簡輕工業(yè)風的設計……一時間,千喜鶴食堂因其文藝別致的裝修風格走紅網(wǎng)絡。今天,就讓小編來帶領大家好好見識一下,這個美得不像話的“網(wǎng)紅”食堂吧。還沒進入食堂大門,碩大的幾個亮彩字“千喜鶴美食城”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食堂拋棄了以前的...

慶祝第32個教師節(jié),嶺師人用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教師的囑托堅守師道,做“四有”好老師

9月9日下午,在學校慶祝第32個教師節(jié)暨表彰大會上,表彰了一批優(yōu)秀教師教師座談會上,教師代表們暢所欲言,為學校發(fā)展獻計獻策金秋九月,和風送爽。在這沉甸甸的豐收季節(jié),我們迎來了第32個教師節(jié)。學校為慶祝這美好的節(jié)日,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開展了系列迎接、慶祝教師節(jié)的活動。引導廣大師生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做一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

他用實踐成就心中的“中國夢”——記優(yōu)秀華外學子盛樂樂

盛樂樂在美國幼兒園教小朋友們說漢語盛樂樂(左)在美國超市工作時與老板Mavin合影9月29日,美國當?shù)匾患覉蠹堄衅@樣的報道:“一群學生坐在舒適的教室里,開啟了一場中國之行。而為美國學生開啟這場中國之行的,正是來自中國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的盛樂樂同學。”盛樂樂,雙語學院英日1201班學生。2016年參加美國WAT項目,在美國進行了為期三...